品物流形的office位于杭州的余杭,6年前來這里的時候,我對余杭的認識幾乎是空白。但慢慢的,我發現,對于設計師而言,余杭經常給你驚喜。去年8月份,意大利汽車設計的碩士課程剛剛結束不久,我帶著jovana去余杭的瓶窯鎮的山區考察。認識了劉永泉師傅,他花了5年的時間,在余杭尋找傳統紙傘的工匠,企圖恢復余杭油紙傘。讓他一直失望的是,去年一年,一共賣出去20把,盡管每把都嚴格按照傳統70多道工序制作,價格只有100到150元。
因為設計師職業的思考慣性,我和jovana,chris商量,我們應該和他們做些事情。FUTURE TRADITION的項目很快就開始了。4位60多歲的傘師傅住在瓶窯的山區里和我們一起工作了近2個月的時間。我們分了三個階段進行了工作:第一階段是research,分析余杭紙傘的優點和缺點,然后對其缺點一個個的尋找解決方案。第二階段,改進油紙傘,從使用體驗上,防雨性能上,重量上,材質上進行改良。

余杭紙傘第一次遭遇現代工業設計方法的分析和再設計,過程還是挺有意思的。 我們的工作集中在解決幾個關鍵性的問題:第一個是紙傘的工藝水平相對落后,現代材料和加工工藝可以幫助改善;第二個問題是,紙傘成了工藝品,如果你在超市門口看到有人舉著把油紙傘,你會覺得很奇怪,因為紙傘看上去已經不是現代生活用品了。讓年輕人開始使用紙傘,成為了這個項目最大的挑戰。
第三階段,我們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紙傘的衍生產品上,一根毛竹,5根棉線,18片宣紙,36根傘骨,70多道工序,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,不僅僅是紙傘而已。我們動用了品物流形全部的設計團隊和資源來設計紙傘的衍生品。從傘到燈,從燈到收納容器,最后到PaperChair 的椅子,仿佛越走越遠,但始終延用著紙傘的制作工藝。
那天下午我在紙傘作坊里面拍了一個下午的糊傘過程的錄像,企圖把每個細節都紀錄的很清楚。晚上回來,chris和jovana等我討論椅子的設計,之前我們已經有了很多不錯的方案,但那天晚上我滿腦子都是“糊紙”。我說我們不如用皮紙糊把椅子出來,jovana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牢固。于是我們僵在了這里。辦公室里正好有個半圓形的魚缸,買來從來沒有用過,我們就拿他當了第一個磨具,把宣紙直接浸水后貼在球面上,再放暖氣上烤。我門就去吃飯了。實在沒有對著幾張宣紙抱太大希望,晚飯后,我們回到辦公室,jovana發現紙已經干了,拿下來的時候,我們幸喜若狂,牢固度完全出乎我們所料,薄薄的幾層宣紙,變得有點像雞蛋殼的硬度,我們只是放了水而已。之后我們繼續做了很多次嘗試,Paper Chair就慢慢的誕生出來了。

2個多月的時間,10件作品,3位設計總監,8位設計師,6位老工匠師傅,為的是探索余杭紙傘的未來。
FUTURE TRADITION,是一個探索性的實驗設計項目,余杭紙傘是其第一站,用現代設計方法重新定義傳統手工藝,并嘗試將其引入全新的領域。
【作品展序】:

因為品物流形位于杭州余杭,所以一直想為余杭傳統文化的延續做些事情。2010年8月,我到余杭的鄉下考察,認識了4位60多歲的紙傘師傅。于是很快,我們有了一個想法,希望為已經消失的杭傘,做一次探索性的設計嘗試。
一根毛竹,5根棉線,18片皮宣紙,36根傘骨,70多道工序,不該僅僅是紙傘。制傘的傳統手工藝,可以衍生出很多完全不同的產品。通過追尋紙傘消失的原因,我們又可以改進紙傘的設計,讓其重回現代生活。
從2011年的春節后,我們開始和這4位紙傘師傅一起工作,2個月的時間,10件作品,目的為了探索余杭紙傘的未來……
【瞬】:
傘,一開一合;
燈,一明一暗;
竹,一曲一直;
在你的枕邊散發大自然的淡淡幽香。


[1]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
|